中专职业规划汇总10篇
岁月流逝,流出一缕清泉,流出一阵芳香,我们的工作又将在我们的努力下收获新的成绩,我们需要好好的进行职业规划了。为了让您在规划中更加简单方便,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中专职业规划10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中专职业规划 篇1一、职业中专院校引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意义
学生在职业中专院校学习期间,所接受的教育是较为全面的,然而在激烈的社会竞争环境下,学生只有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才能有效地适应社会的发展。以下就是笔者对职业中专院校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意义的思考。
1.职业生涯规划对于提升职业中专院校人才培养的质量有重要作用
在如今的社会,大部分大学生均面临着较大的就业压力,而职业中专院校毕业的学生更是对此。职业中专院校教学过程中过分注重学生的技能培训,只是让学生知道要做什么,需要怎么做,却没有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这样做。故而职业生涯规划的开展能很好地让学生进行自我剖析与规划,从而进行自我提高的活动,这对于提升人才质量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2.职业生涯规划对于提高学生学习动力有着重要作用
大部分职业中专院校毕业的学生都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要做什么,对未来感到迷茫。因此,开展职业生涯规划,不但可以让学生有效地掌握专业知识,同时能够让学生从自己的性格、兴趣、特长、能力、思想水平等方面认识自己,从而树立适合自己的目标,从根本上激发自己的学习动力。
3.职业生涯规划对于学生全面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职业生涯规划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与认识自我的能力,使学生依据时代的发展、社会的需求树立科学合理的职业目标。故而,只有让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才能促使学生在今后的发展中不断地强化自身的竞争力,从而实现全面发展。
二、强化职业中专学生职业规划教育,提高学生就业质量
1.深入新生素质教育课程,展开职业生涯启蒙教育
对于刚进入学校的学生而言,职业中专院校可以建立贯穿新生的教育体系,促使学生在学期伊始就能对职业生涯规划有一定的认识。对此,笔者认为在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学中,可加入全面的专业介绍、名师讲座等方式,让学生对自己今后的职业规划有一定的了解。
2.以创新创业教育为基础,构建职业规划实践平台
职业中专院校对于学生的教育、理论、实践相辅相成。尤其是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活动中,除了要进行理论教育之外,还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构建学生职业规划的实践平台。这主要取决于学生在职业规划实践活动中可以有效地对自己的专业、所从事的行业进行了解,同时可以找到自己的兴趣,更好地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对此,教师可以利用科技竞赛、科研项目、创新创业项目等实践活动对学生开展职业规划教育。
3.以高层次、国际化视野为导向,诱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近些年来,职业中专院校一般均是结合学科背景与行业现状为教学方向,通过高层次、国际化人才为主要导向,促使学生得到更好的职业生涯规划,继而有效地提升就业质量。
4.健全就业指导体系,促使学生良好就业
对于即将毕业的学生,学校需要建立专门的就业指导课程,通过指导学生制作简历,培训面试技巧、职业道德等方面有效提升学生的就业水平。尤其是在教师方面,应特别注意配备专门的就业指导教师,以便及时反馈学生的就业信息,从而更好地帮助学生就业。
通过以上对职业中专院校开展职业规划教学的一些见解,希望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指导学生充分了解自我,树立正确的职业目标,从而提升就业质量。学生在校不但需要奠定扎实的知识与专业能力基础,还需要对未来有明确的规划。
中专职业规划 篇2中职学生在顶岗实习阶段和毕业初期,普遍存在稳定性较差的问题,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学生缺乏正确的对社会就业形势的了解和自我认识,没有明晰的职业理想及有效的个人职业生涯规划,找不准自已的社会定位。因此,中等职业院校迫切需要培养学生的职业规划能力,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了解专业和职业发展需求,客观地评价自己,对自身准确定位,树立明确的职业目标和正确的就业观,对个人职业生涯进行管理,为未来成功就业和个人终身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职业生涯规划能力的含义
职业生涯规划能力是个人依据职业生涯发展的主客观条件,结合职业生涯发展的阶段,确定相应的职业生涯发展目标,拟定实现目标的工作、教育、培训计划和行动方案,赋予确定的时间期限,并在实践中不断地修正计划和行动方案,以适应职业发展的能力,主要包括自我认知、认识环境、职业选择、职业规划、自我调整等能力。
二、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现状
1.自我认知不清晰
认识自我是职业生涯规划的基础,大部分中职学生对自我认知仅停留在兴趣爱好、优缺点等方面,对于自己的价值观、能力、态度等方面的心理品质缺乏认知。
2.缺乏职业认知
由于大多数中职生年纪较小,没有工作经历和社会经验,对所学的专业和将从事的职业缺乏了解,导致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较弱。
3.职业目标定位模糊
中职生缺乏相关职业知识,自我评价和职业发展期望过高,不能把自己的特长、专业与未来职业很好地联系起来,无法正确地进行职业选择、确定职业目标。
4.职业规划意识不强
中职学生普遍缺乏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即使有了确定的职业目标,也不能划分实现职业目标的具体阶段,制定具体发展措施,职业规划不切实际。
5.自我调整能力弱
由于中职学生认知上的偏差,造成中职学生职业目标过高,当理想和现实严重脱节时,学生不能客观准确地分析现实环境,对职业缺乏合理定位。
三、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培养体系
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培养是一个系统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不是就业教育内容的简单拼凑,它应有自己的体系。学校要根据学生在不同阶段的身心发展特点、学习任务、心理成熟度和职业探索的内在规律,按照全程性与阶段性相结合的原则,对课程内容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分阶段、分步骤地实施,使之贯穿于从入学到毕业的整个学习过程,如下图所示。
第一、二学期:开展入学教育、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着重进行职业认知和社会认知教育。通过入学教育和邀请相关企业的人员到校开展专题讲座,组织学生到校外实训基地或企业参观,让学生了解专业课程体系结构及培养目标;了解行业现状、企业文化和企业管理,以及社会、企业对本专业学生的需求;了解个人优势和特点,对自己做客观评价,树立职业理想,明确职业目标。培养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职业目标能力和初步职业规划能力。
第三学期:安排学生进入与所学专业相关的企业进行为期三个月的企业顶岗实习,实现生产任务课程化,将企业文化、市 ……此处隐藏12742个字……好的职业生涯规划做出科学调整和适度修改,不能为规划所限制,要坚持稳定性和灵活性的平衡统一。
四、结束语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在帮助学生树立职业理想、明确职业目标、规划学习活动等方面,均发挥重要作用。以对河南省许昌卫生学校在校生的问卷调查为依据,分析职校学生职业规划的现状,为职业院校实施切实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提供具体的措施和建议。
中专职业规划 篇10一:职业生涯规划的内涵:
著名管理学家诺斯威尔认为职业生涯规划是个人结合自身情况和眼前制约因素,为自己实现职业目标而确定行动方向、行动时间和行动方案。从本质上讲,职业生涯规划是一种对学生以职业要求为目标,通过让学生明确其预期目标,使之自觉地按要求开发潜能,提高综合素质的方法。
具体的讲,职业生涯规划是指个人发展与组织发展相结合,对决定一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客观因素进行分析、总结和测定,确定一个人的事业奋斗目标,并选择实现这一事业目标的职业,编制相应的工作、教育和培训的行动计划,对每一步骤的时间、顺序和方向做出合理的安排。
二:人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存在的问题:
1.传统就业指导模式与就业质量的不和谐
传统就业指导模式没有真正实现“以人为本”,忽略了对人才需求趋势、职业发展前景以及职业生涯规划等内容的研究。这种模式是被动式、经验式的指导,缺乏系统的理论和科学的方法为指导。在这种模式下,只重视应届毕业生的指导,缺失了对其他年级学生的培养,就业指导变成了针对应届毕业生的“突击式”、“运动式”的集中教育,忽视了对全体学生在知识结构、组织能力、心理素质等各方面的素质进行自我完善。
2.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体系的不和谐
职业生涯规划在中国被提及不过是近几年的事。由于种种原因,一段时期内未曾得到学生、学校和社会的普遍认识和重视。首先,高校自身的发展落后于形势的发展与要求,职业生涯规划未能在中专就业指导工作中得到适时运用,导致就业指导体系不能为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提供有益的帮助。职业规划其次,因为就业指导体系的不健全,造成对学生职业生涯发展规划方面的教育始终存有空白点,使得大多数的中专于自己以及未来的职业方向没有任何概念。
3.“先就业后择业”观念与社会发展的不和谐
近年来,高校的就业率受到社会各界广泛的关注,各高校都提出应该“先就业后择业”的观点。这种提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纠正一部分毕业生不正确的择业态度,但忽视了两个问题:一是未能准确地理解就业指导是包括从人的发展与职业市场的发展来考虑如何培养人才的整个高等教育过程。一个问题是“先就业后择业”的提法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导致了高职毕业生择业的短期行为,使得不少毕业生就业之前就作好了“跳槽”的准备,在某种程度上加剧了高职毕业生就业的不诚信之风,使许多用人单位对此深恶痛绝,并转而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充满了戒意,加剧了就业的难度。
三: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人数持续大幅度增长。虽然经济和社会发展对高校毕业生有着旺盛的需求,但是由于高校毕业生供给的快速增长大于需求的增长,以及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不相适应,使得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依然严峻。职业生涯规划在缓减中专生就业压力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当代中专生成功就业,创业的必要前提,从而促使中专生更好的实现人生价值。
由此可见,在人的一生中,职业生涯规划有着重大的作用。随着人生阶段的前进,职业生涯规划也有着不同的阶段。职业发展研究领域的权威人物萨帕将个体职业发展分为5个阶段:
1成长期(0~15岁):通过观察发展职业角色的意识,并与自我概念联系起来;
2探索期(15~25岁):了解自己和职业,并初步进行尝试和确定职业。包括三个任务:①.结晶,只限定确实喜欢的工作类型;②.明确,旨在可供选择的职业中选择最好的;③.实施,指在所选择的工作领域开始工作;
3建立期(25~45岁):根据前一阶段所选定职业的工作经验的积累,逐步建立起稳定、专精的地位,并提高升迁和晋升的能力;
4维持期(45~60岁):特点是维持既有的职位和成就,更新知识和技能,并追求创造;
5衰退期(60岁以上):随着身心逐渐衰退,对职业的投入减少,并为退休做准备和开始退休生活。
可以看出,青年期(15~25岁)是职业生涯发展的关键时期,是职业发展的起始阶段。是人生阶段和职业生涯规划阶段的双重黄金时期。因此,在中专生中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至关重要。
四:如何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要进行职业生涯规划,首先应该在心理上做好准备。因为中专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过程其实也就是一个自我发现、自我探索的过程。从心理上作好职业生涯准备其实就是一个“知己知彼”的阶段。
“知己”就是认识自我。是一个对自我认知的过程。在这个过程里,要通过科学的认知方法和手段,如借助于职业兴趣测验和性格测验以及周围人对自己的评价等,去认识自己的个性倾向性,了解自己的需要与兴趣。同时认识自己的个性心理特征,了解自己的能力、气质和性格,通过分析自己的气质类型和性格特征,明确自己所属的气质类型,有哪些优点和缺点,自己的性格中有哪些不良因素,尽可能做到“扬长避短”,为自己的职业规划打下坚实的基础。
“知彼”就是认识社会,了解社会职业结构的过程。在进行职业规划时,不能仅看重单位的大小、名气,而要对该职业所在的行业现状和发展前景做深入的分析了解,并对该职业所需求的一般和特殊的职业能力做到心中有数。在做好了这个准备阶段后,就可以着手进行职业的选择了。
要真正的做到“知己知彼”,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作手:
1.了解职业
对不同职业领域以及不同工作的职责和所需技能的了解是职业生涯规划的前提和基础。对职业的认识可以通过向老师,就业指导中心,高年级同学请教学习,以及借助图书馆的相关书籍,了解各种职业的要求,前景和就业状况。
2.认识自己
一个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设计还必须在充分认识自身条件的前提下进行。如通过“我是谁?”,“我的优点是什么?”,“我想干什么?”,“我能干什么?”。进行审视自己,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包括自己的兴趣,特长,性格,学识,技能,智商。情商,思维方式等。在自我剖析基础上结合他人评价,借助测试表评估自己的职业倾向,能力倾向和职业价值观。
3.职业定位
充分认识自己的优劣势和各种职业的区别之后,就可以职业定位。职业定位要考虑性格与职业匹配,兴趣与职业匹配,特长与职业匹配,专业与职业匹配等。应选择条件适合符合自己特长,更感兴趣,经过努力能胜任,有发展前途的职业。
在有了以上认识,就可以做一份职业生涯设计。一份完整的增长大于需求的增长,以及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不相适应,使得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依然严峻。职业生涯规划在缓减中专生就业压力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当代中专成生功就业,创业的必要前提,从而促使中专生更好的实现人生价值。